當滾筒咬牙因使用磨損、變形,叼紙壓印時對印張的叼力不足,以致使印張在壓印中從咬牙里滑移出微量,且每次滑移量不盡相同,這樣在印下一次時,由于滯留于橡皮布上的模糊印跡與再次轉印的墨跡沒有準確的重疊,便產生了叼口部位的重影。對此,應檢查滾筒咬牙,如因變形造成叼力不均、不足,應重新做調校。如叼紙牙面紋路磨損叼不緊紙邊,應拆下換上新的配件,以確保咬紙牙叼緊紙邊不滑移,叼口部位重影故障即可以消除。
墨色均勻、網點變形、印刷品上重影等幾乎都關聯到網點的控制。故彩色階調絲網印刷中加網線數也就受到這些因素影響限制,過去膠印給圖像加網線數一般為175線,絲網印刷比膠印更加難以控制,有人用到120線,一般都在80-100之間。很多時候盲目的加大網點線數就會導致網點的復制質量沒有提高反而下降。網點線數不同的網點增大規律:在網點百分比相同的情況下,網點增大值相同,網點線數越高,則網點增大率也越大,F在隨之而來的新型加網技術可以在2400dpi的輸出分辨率下實現300lpi甚至更高的加網線數。
目前,大多數印染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感光制網法。感光制網的原理是將含有對光敏感物質(如重鉻酸銨等)的制網專用粘稠膠液(簡稱“感光膠”)涂布道網坯上,低溫烘干后,將花樣分色黑白膠片包覆其上,然后進行曝光、顯影、沖洗等等,在網上制成所需花紋。它的核心是光敏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與膠液中的粘合劑發生化學反應,交聯固化,形成網狀結構,使固態的感光膠體不溶于水,而未經紫外光照射的部分,在稅種顯影時能膨脹、溶解,最后離開網坯,顯出原有的網孔。傳統的感光制網法,從分色描稿、黑白膠片制作、上膠、曝光、顯影到成品花網有30多道工序?傮w上來說,工序多、工藝路線長、手工憑經驗操作為主,因而精細度、精密度、均勻性、重現性、速度和效率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特別是國際上印花圖案的設計風格朝著精細、朦朧,貿易訂單向著“小批量、多花色、快交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傳統感光制網法已經成了提高印花質量和快速反應能力的瓶頸。
在未固著的黑色底色上進行罩印,烘干、汽蒸、促使同時顯色,黑底色易轉變成黑帶紅色相。蠶絲和羊毛紡織品的拔染色印花:地色可用具有偶氮結構的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制,滌綸和醋酸纖維紡織品的地色可用具有偶氮結構的分散染料染制,拔染劑通常是強還原劑,常用氧化亞錫,拔染印花主要用于深地色印花,印花效果好。
玻瓶和塑瓶絲印要版費,如屬新規格包裝瓶而絲印廠無此對應夾具的要收夾具費,但可通過做一定的絲印量來抵扣此費用,例如業務額滿2萬以上可以免此費用,各廠家情況有不同的條件,一般絲印網版費為50—100元/個,夾具費50元/個。燙金版費為200元/個。批量絲印前先打樣,確認圖文絲印效果后生產,確認后生產調整周期為4—5天,視絲印難度及數量而不同。通常絲印廠有燙金,燙銀等加工工藝,絲印方式有手工,機械網印,移印和貼不干膠移印等技術。在生產使用絲印瓶時,應注意避逸過激的搬運或碰撞,避免磨花絲印效果,生產時注意選擇合理的消毒方式。絲印的費用最低也有按0.06元/色,但需特別注意因絲印不好達不到預想中的設計效果,有可能報廢整批容器。絲印可按專色百分比掛網印刷可達到色彩豐富。